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贵州毕节:全力推动人力资源开发高质量发展
40970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1-02-01

2020年来,贵州省毕节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多措并举推动人力资源开发,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强顶层设计,创优发展环境

始终坚持“改革引领、规划先行”原则,全方位、多层次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毕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人力资源开发纳入改革要点,围绕“引进高端、强化中端、做大初端”的思路,出台了《毕节市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1+5”改革方案,高位推进人力资源提质扩容。与深圳市人社局、中国人事科学院开展合作,共同编制了《毕节市“十四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聚焦职业教育、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化、青年人才培育等10个方面进行谋划,努力推动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衔接。抢抓机遇,主动将人力资源开发纳入《毕节试验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规划》,不断加大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等重点领域人才开发力度。

夯实服务平台,构筑聚才磁场

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和劳务组织化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出台了《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实施办法》《劳务组织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按照“一园区双核心多节点”的布局,建成贵州省毕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集聚15家市内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园区。成立了人力资源开发公司、就业扶贫劳务公司(工作站)共258个,在广州市建立劳务协作工作站和“山海心连之家”25个,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劳务组织化体系初步形成。培育省级人才基地10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1个、职业培训定点机构73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7个,经营性人力服务机构35家(其中规上企业11家),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强化外引内培,做大人才增量

始终坚持“向外引进和对内培育”结合原则,围绕“引、聚、育”,全力做大人力资源总量。目前,毕节市人才资源总量达85.6万人,居全省第三。

一是在“引”上下功夫。聚焦试验区改革发展需求,出台人才引进培养二十条措施,近年来,通过参加历届省人博会、开展高校巡回招聘活动、举办“脱贫攻坚专项引才活动”等渠道,全职引进各类人才831人,公开招考招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7400余人。创新“人才+项目”“项目+人才”引才模式,柔性引进各领域“高精尖”专家21名。

二是在“聚”上做文章。深入实施“情系毕节人才回归计划”和“雁归兴毕”行动,累计促进15.6万人返乡创业,39.7万人返乡就业。引进66名优秀干部到毕节挂职,协调省内外60余名专家赴毕培训各领域人才2100余人次。在省人社厅的帮助指导下,在赫章县双坪乡建立“生物科技”专家工作站,为该乡中药材产业集聚了14名高层次农业专家人才。

三是在“育”上抓落实。不断强化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等重点群体的教育培训力度,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近年来,毕节市共开展各类职业培训60.3万人次,通过各类“扶贫订单班”共培训689名学生。目前,全市共有党政人才2.13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8.58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34万人、技能人才22.51万人、农村实用人才32.07万人。

注重作用发挥,释放人才活力

始终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相结合原则,注重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重点实施“三项计划”,全力释放人力资源红利。

一是实施就业扶贫计划。内外并行、供需并举,大力实施就业扶贫行动,促进各类重点群体就业。通过劳务就业扶贫“八个一批”措施促进10.7万人就业,创新开发“十大员”就业扶贫专岗,兜底安置11.45万名“三无两有”劳动力就近就业,87.6万名建档立卡劳动力、13.36万名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进一步补齐脱贫攻坚短板。

二是实施领办创办计划。充分发挥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能动性,鼓励支持152名事业单位人员领办创办农业发展项目143个,带动就业9983人,培育出了七星关“碧秀佳”有机水果萝卜、威宁“杨华”苹果等一批地方知名品牌,为全市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提供了有效支撑。

三是实施专家服务计划。成立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88个,选派2800余名农技人员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选派2200余名农业辅导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帮扶,专家助推产业发展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