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国家扶贫攻坚全面收官的决战决胜之年,山东青岛市南区人社局全力以赴抓好东西协作扶贫工作,全面深入加强与甘肃陇南宕昌县和贵州安顺平坝区密切联系,在全面落实好扶贫政策的同时,通过建站对接、亲情服务、对口培训、储备岗位等“两新两化”举措,推动实现各项任务超前完成,建档立卡劳动力收入大幅提升。今年来,建档立卡劳动力来青就业新增131人,同比增长46%;组织建档立卡劳动力参加培训604人,同比增长13%;两地来青岛返岗就业36人,同比增长350%,实现新增就业与返岗就业双提升,切实推进扶贫协作向纵深发展。
搭平台,推行“建站对接”新模式
为进一步搭建市南区与对口扶贫地区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更快对接,青岛市市南区人社局与对口扶贫地区先后挂牌成立了驻市南区劳务协作工作站,由当地人社局派科级干部在市南区驻点开展劳务对接。劳务协作工作站的成立为市南区与对口扶贫地区劳务协作提供了全过程、无缝隙的合作平台,进一步促进了贫困人口实现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就业。工作站建立以来,共对接就业221人次,培训1134人次。工作站既是对接平台,又是务工人员在市南区的家。疫情期间,工作站还建立了人社局、企业、劳动者三方日报告联系制度,每日对接来青务工人员的健康状况和上岗进度,并多次购买了饼干、辣酱、日用品等物资,前往务工人员所在地,面对面向务工人员解惑 释疑,稳定来青适情绪,做好人员对接和安抚工作。
重服务,催生“返岗就业”新效应
在今年稳就业工作中,青岛市市南区将务工人员返岗就业作为重点,通过一对一调研及时摸清务工人员工作生活情况,通过与企业交流,摸准务工人员适岗情况,及时跟进相关服务,解决务工人员和企业的后顾之忧。反复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增进了务工人员和市南区感情、和单位感情,增添了他们留下来继续工作的信心。统计显示,2019年,两地来青返岗就业1人,2020年,返岗就业36人,与2019年相比大幅提升,扶贫方面的稳就业成效明显。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建档立卡劳动力李玉伦2019年来青岛市务工,从事鸡肉加工工作,薪资待遇和生活条件各方面都很满意,2020年他把自己的儿子也带来青岛工作;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建档立档劳动力赵想花、王银全夫妇将父亲也带来青岛企业务工,月薪高达6500元以上。通过1个影响1个,1个带动1个,市南区在扶贫攻坚年中,实现了1+1>2的建档立卡劳动力输入,切实使内地扶贫劳动力实现了脱贫增收。来青务工人员先后为市南区人社局送上多面锦旗,感谢青岛市市南区帮助他们找到工作,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建体系,推动“培训+就业”一体化
培训后实现就业是青岛市市南区扶贫就业的新途径,为此,青岛市市南区人社局根据贵州、甘肃两地产业发展情况,与当地人社局合作构建了“培训+就业”新体系,优选市南区培训专业师资,开发不同产业的培训课程并做好后续就业服务工作。在贵州平坝区开展蜂糖李种植、茶叶种植等4个专业培训,在宕昌县开展了药材种植和畜牧养殖等2个专业培训,共开班18次,培训学员604人。针对培训后就业的问题,与当地人社局和相关企业联合提前收集专业所涉及到的产业岗位800余个,在班次结束后组织岗位精准推介,实现了培训后80%的学员直接上岗就业。
建机制,实现“储备+推送”常态化
储备岗位是青岛市市南区持续发力扶贫就业的坚强保障,市南区结合对口协作地区劳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储备有效岗位信息,为宕昌县和平坝区提供海信、海尔、赛轮、新和盛等20家企业共计4439个优质岗位,采用线上招聘、网上面试方式,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实现了岗位储备和推送常态化。山东新和盛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市南办事处是一家集肉鸡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食品加工企业,属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企业复产后,员工到岗率低,招工难。了解到这个情况,市南区将此纳入岗位储备库,及时推送到东西协作地人社局,由劳务工作站通过网络招聘的形式组织人员,实行包车定点“一站式”入企的方式将劳动力直接输送到企业。今年来,市南区已通过3趟专机、5辆专车分别从平坝和宕昌输入242名当地劳动力来青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2人。下一步,青岛市市南区人社局将继续稳就业,增岗位,持续攻坚,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让更多劳动力引得来、留得住,共享发展成果。(作者:段薇)